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提高區域協調發展水平,要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可以看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是近幾年中央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的進一步深化,亦是都市圈建設產業進一步深化的需求。
隨著中國都市圈建設的不斷深入,城市間交通一體化水平不斷提高,區域協同發展取得顯著成果。基于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都市經濟圈間文化產業的協同發展將成為都市圈建設的重要目標。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重慶作協主席冉冉帶來一份“關于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文化產業發展的建議”。
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重慶作協主席冉冉在接受財聯社采訪時表示,打造雙城經濟圈,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外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形成西部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的重大舉措。四年來,成渝雙城在跨區域協作,共建統一市場和跨省公平競爭審查協作機制,共造營商環境,完善協調協商機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提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資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講好巴蜀故事,打造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閑旅游勝地。打造貫通四川、重慶的文化遺產探秘、自然生態體驗、紅色文化體驗等一批精品旅游線路。
為進一步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文化產業協同發展,冉冉提出以下建議:
一、優化跨區域協同機制,引導多類主體參與文化產業發展。可借鑒英倫城市群和長三角城市群,采用一體化行政架構進行跨區域治理,超越川渝地方利益開展工作:一是對兩地落實中央統一部署的任務和協同發展文化產業的自主舉措分類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政府年度績效;二是在“政府搭臺、市場唱戲”基礎上構建更有效的發展協商機制,譬如設立雙城經濟圈文化產業發展智庫、各行業協會、法律援助律師團等,謀劃推動文化產業的協同發展;三是制定成渝雙城經濟圈文化產業協同發展規劃,建立區域文化產業協同收益分享和利益補償機制,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勾畫遠景、提供助力。
二、發揮巴蜀地方文化的特色優勢,促進文化產業協同發展及區域經濟增長。雙城經濟圈在文化投入和歷史文化資源轉化利用方面尚有諸多不足,需要圍繞共鑄巴蜀文化這一核心理念,著力挖掘底蘊深厚的特色文化,培育既具“國際范兒”又有“巴蜀味”的文化品牌。可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為依托,布局一批特色巴蜀文化項目,打造具有時代感的文化精品。
三、發揮核心城市的引領作用,協調彌合區域內都市圈與城市間文化產業發展的差距。重點關注“中部塌陷”地帶城市的文化產業發展,結合其文化資源產業實際,出臺政策、謀劃項目,發揮成都重慶兩大都市的引領輻射作用,強化滯后區域的文化產業集聚,延伸其與兩大中心城市文化產業協同的產業鏈,協調雙城經濟圈內文化產業協同發展水平,使區域經濟得以均衡發展。
四、適度分離“行政區”“經濟區”,破除現有機制體制障礙。在打造巴蜀文旅走廊、建設國家文化旅游創新改革試驗區的過程中,適度分離“行政區”“經濟區”,破除制約文化產業發展能動性的現有機制體制障礙,培育多種文化市場主體,暢通文化市場要素流動,構建起有效的雙城經濟圈文化產業要素市場、產品市場。支持國有文化企業做強做優,大力扶植民營文化企業并強化其與國有文化企業的互動合作,激活民間資本帶動市場競爭,促進文化市場與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
五、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推動文化產業的數字化、信息化轉型。數字化已成為經濟變革和產業發展的新動力,要借助成渝雙城經濟圈高校資源豐富、科技實力強大的優勢,力推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一是以數字內容、動漫游戲、在線影視等數字文創業態為重點,加大政策扶持和項目布局,發展數字文創新業態;二是利用大數據、5G、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傳統文化業態進行數字化改造,出臺政策支持布局線上文創新業態,發展數字旅游、在線教育等在線新經濟。同時培育引進文化科技融合的龍頭企業,設立文化科技融合創新公共平臺,建立政府獎勵及稅收返還、貸款優惠機制,對申請相關發明專利或文化科技融合的企業給予獎勵。
六、支持推動“文化+”的融合發展,提升雙城經濟圈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效益。文化產業單一發展時代已成為過去,“文化+”才是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主流。所謂“文化+”,即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領域深度融合后相互促進發展的新格局。可以著眼于旅游、體育、康養等具比較優勢且與區域內文化產業關聯密切的產業門類,政府與市場聯動謀劃推進一批相應的新政策、新項目、新產品、新服務。也可以探索依托“文化+智慧城市”、“文化+生態建設”、“文化+互聯網”等文化產業新形態,既為相關產業帶來發展新要素,也給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動力。
此外,全國人大代表、重慶作協主席冉冉還建議,加大培養力度與優化培養結構,為未來文化產業的協同發展輸送匹配需求的人才;進一步加大對成渝雙城經濟圈文化產業的政策支持和資金傾斜力度。
資訊編輯:劉佳惠 021-26093916
資訊監督:樂衛揚 021-26093827
資訊投訴:陳杰 021-26093100
免責聲明:Mysteel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Mysteel所有,轉載需取得Mysteel書面授權,且Mysteel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Mysteel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Mysteel(021-26093397)處理。